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0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2485篇
综合类   2433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板机械底脚配装的垫块尺寸变大,不仅提高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而且增加重量。采用环氧浇注垫块可显著提高安装的工艺效果,免除设备底座的精加工要求,降低垫块重量。以铺管船弃置与回收(Abandonment and Recovery, AR)绞车环氧垫块为例,介绍强受力甲板机械环氧垫块的应用分析及在环氧强度计算中强度不符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手机信令数据不仅记录个体出行轨迹,也为分析城市活动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城市活动特征聚类方法,以手机信令提取居民出行OD为基础,将每个基站的到发出行量作为表征该基站所处空间位置的活动特征,研究特征的聚类方法.引入狄利克雷分布作为先验分布,由中餐馆模型推定特征聚类数量.与其他聚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无需事先指定聚类数量,避免了传统聚类方法的缺陷.将本文方法应用到三亚市城市活动特征聚类当中,结果能够有效地反应不同城市功能组团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3.
注浆是土木、水利和矿山等工程建设中重要的防渗和加固技术。文章基于国内外注浆技术研究文献,总结了水泥等颗粒性浆液的“渗滤效应”及“黏度时空变异性”等理论研究成果,论述了非水反应高聚物、CW环氧树脂和微生物菌液等注浆新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了细观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可为地下工程注浆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申莉  刘国民 《交通标准化》2015,1(1):114-121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含碎石化层的沥青加铺路面结构模型,研究土基、旧路基层与碎石化层模量以及碎石化层和加铺层厚度对含碎石化层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影响,确定碎石化模量的控制范围.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中心点及附近一定区域,沥青加铺层层底受拉;沥青加铺层层底拉应力对土基模量、旧路基层模量、碎石化层厚度不敏感,但当碎石化层模量较小(接近300MPa)或加铺层厚(大于20cm)时层底拉应力均较大,在重载作用下更大.因此碎石化道路必须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指标.为使沥青层层底拉应力峰值不至于过大甚至超过容许拉应力,使得受拉区域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同时为降低加铺层竖向剪应力及土基顶面压应变,并达到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碎石化层的模量宜控制在500~1000MPa.  相似文献   
5.
橡胶沥青是一种新型的筑路材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且有利于环保。对橡胶沥青AR-AC-16C混合料在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橡胶沥青在阿喀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为新疆地区橡胶沥青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在辽宁省不同地区选取了典型路面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半刚性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工程措施,对提高我省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工程的具体实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验研究了不同PR/RA改性剂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层位、层厚、模量、轴载、温度和荷载次数等因素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层位设置、模量取值范围及路面结构组合,并通过某干线公路试验路段,验证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效果。  相似文献   
8.
重复动载疲劳损伤是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的破坏形式之一。本文建立了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采用KENTRACK设计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等厚度替代基床表层的路基结构形式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基床表层的竖向动变形和振动加速度明显减小;沥青混凝土底砟层的层底拉应变在10×10^-6~90×10^-6,处于较低水平;沥青混凝土底砟层具有良好的疲劳耐久性,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for different scenarios of a typical local road.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is the modeling tool used to quantify and characterize compar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carrying out this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LCA, different roa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were considered with regards to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best alternative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So far, in fact, typical LCA frameworks of roads have focused on recycled materials for pavement layers only, thus neglecting study of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 embankment or in the subgrade. In this study, these materials were included too, in order to prov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using a sustainable technique such as in situ stabilization of fine soils with lime (typically dumped clayey soil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eed for virgin material for embankment and subgrade construction.When using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recycled materials (such as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 RAP) in the bituminous layer or in the found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unit studied show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mainly due to transportation of materials involved, in this way increas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road.An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s that the use of fine soils stabilized with lime “in situ”, instead of dumping it, not only is a good technical solution for improving soil mechanical properties, but it also produces a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f pollutant emissions. It is noticeable that this technique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ollutant emissions due the transportation of involved materials, increas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road.  相似文献   
10.
无接缝、平整、行车舒适、噪音低以及振动小、易于养护等优点,使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我国国内公路面层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好的结构形式。但是如果施工中不能按照施工工艺严格的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则很容易导致路面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这不仅影响使用功能,还影响影响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